湛江理工職業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使我校的教學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切實提高管理水平、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特制訂本條例。
第二條 教學管理的基本任務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按照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規律合理配置教學資源,對教學工作進行規劃、組織、指揮、協調、監督,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和人才培養的質量。
第三條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教務科、教研與督導室和教研組都負有教學管理的責任,各個部門的管理要互相支持配合,統一協調,以確保教學和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第四條 教學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是教學管理的依據和準繩,各級管理組織和個人都要嚴格執行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實現依章治教,依規治校。
第五條 教學改革是學校教育改革的中心環節。廣大教師和行政管理人員要有科學態度和求實精神,注重調查,善于總結;要致力于教學及教學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制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
第二章 教學計劃管理
第六條 切實加強專業設置的規劃管理。要根據社會發展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以及學校性質、任務、辦學條件等,在國家統一計劃的指導下,規劃學校的專業設置。
第七條 專業的增設與調整應持科學的態度。要認真領會上級關于專業增設的指導意見,嚴格按照省教育廳的有關規定,辦理申報手續。
增設和調整專業的申報程序是:
1、 教研組提出申請,并按要求提出規范的專業設置申報材料;
2、 將申報材料交教務科初審,后報教學主管校長審定。
3、 審定意見交由校長辦公會議討論通過后,由教務科上報省 教育廳審批。
第八條 教學大綱是教學內容的綱領性文件,是教師開展課程教學的基本依據和參照執行的準則。各教研組應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結合本校實際,組織教師制定出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上報教務科,成為正式的指導性文件。任課教師應根據大綱組織教學和考核,不得偏離大綱。
第九條 授課進程表是各門課程每學期上課的具體實施計劃,任課教師必須按照要求填寫和上報,經批準后嚴格執行。
第三章 教學過程管理
第十條 教師管理是教學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務科應指導教研組組長組織安排好教師的教學工作,以確保整個教學環節的順利開展。
1、原則上應安排具有教師資格證書的教師授課。教師的教學分工安排必須于前一學期結束前由各教研組確定,并由任課教師簽名確認,教務科下發授課任務書,任課教師憑授課任務書領取教材。
2、任課教師必須按時上課、下課。不得隨意調課、停課。確有特殊情況需調課、停課的,須填寫《湛江理工職業學校調(停)課申請表》,經教務科科長同意方可。辦理好調(停)課手續后,一式三份分別給任課教師、任課班級、教務科存底。擅自調課、停課,屬教學事故,按《湛江理工職業學校教學事故認定及處理辦法》處理。
3、任課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制訂授課進度表及授課計劃編制說明,各教研組組長應于每學期開學第三周內收齊本組所有任課教師該學期課程的授課進度表及授課編制說明(一式三份),一份留組存檔、一份交教務科備查、一份教師自己留存。
4、學期課程定為考試科目的任課教師,應于考試前一周將電子試卷(A、B卷)上傳教務科?荚嚱Y束后一周上交教案、工作總結、考試質量分析表、聽課意見表、學生作業樣本3-5份、學生成績冊及考試試卷。
5、教研組要建立活動制度。組織集體備課、聽課和評課,開展教學示范課,進行青年教師培養督導,教務科對教研組開展教研活動的情況加以檢查評比。
第十一條 認真抓好各種課型的教學過程管理
1、課堂講授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最基本的教學形式。課堂講授應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貫徹教書育人、理論聯系實際、因材施教、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等原則,努力做到科學性與思想性統一,反映科學技術新成就。教務科、教研組應定期了解各門課程的講授情況,了解學生的反映,幫助教師改進教學。
2、課堂討論是幫助學生發展思維,培養能力的一種教學形式。任課教師應制定課堂討論計劃,由教務科長對這一計劃加以審定。討論課應在教學進度表中列出。
3、習題課是在教師指導下,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培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課堂教學形式。任課教師應根據課程的教學大綱確定習題課與課堂講授的時數比例。習題課應在教學進度表中列出。
4、實驗課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各教研組應結合本組實驗教學的實際,制定實驗室管理和實驗器材管理的具體措施,為實驗教學提供良好的條件和環境。每門實驗課應編寫出實驗教學大綱和實驗指導書,不斷改進實驗教學方法,提高實驗課的教學質量。實驗課應在教學進度表中列出。
第十二條 晚自修輔導和答疑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形式,是檢查教學效果,解答學生疑難,指導學生自學,提高教學效果的必要環節。每門課每兩周安排一次與學生面對面課外輔導答疑,要做到定時間、定班級,保證活動的正常開展。任課教師需在輔導登記表上簽名,以備教務科核查。
第十三條 社會調查應作為實踐性教學環節加以管理。任何需要開展社會調查的課程,應寫入教學進度表,任課教師要制定調查計劃,經教務科科長審核批準,方可執行。
第十四條 實習是實現培養目標的一個重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學生鞏固、加深所學理論知識,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各教研組應按照不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制訂實習計劃,明確實習目的和要求,認真組織實施。
第十五條 考核及成績管理
1、對學生進行學業成績考核,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己思仁菍W生學習情況的檢查,也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檢驗。通過了解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可以為進一步改善教學、提高質量提供依據。
2、教務科在組織對學生學業成績考核時,要認真抓好考試命題、考試紀律、閱卷評分和試題質量四個環節,使考試能真正的反映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情況。
3、學生的學業成績應妥善管理。教務科在每次考試后應按規定要求及時向數據庫錄入成績,向學生公布考試成績、發放補考通知書。
第四章 教學質量管理
第十六條 教學質量管理是教學管理的關鍵內容。對于教學質量的管理,必須樹立全面的質量觀,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方針,實行全面的質量管理。
第十七條 教學質量管理,應著重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1、必須按照國家教師任職資格有關規定,認定教師的任職資格。
2、建立新教師上崗前培訓制度。對于新教師要進行校本培訓,必須通過試講,經教研組和專業教師認可,教務科同意,方可安排教學任務。新開課的青年教師,還要指派具有講師以上職稱的指導教師。
3、嚴格開課制度。未經正規進修或培訓的教師,不允許跨學科授課。
4、實行課程主講教師負責制,保證教學第一線的師資質量,各門課程的主講教師應由具有中級(含)以上職稱的教師擔任。
5、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依據。編寫、選用、征訂教材應規范化,原則上選用近三年出版的優秀教材。
6、嚴謹治教,從嚴治學,樹立良好的教風和學風,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證。
教師要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要有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做到為人師表。
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風,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求實創新的良好學風。
7、任課教師做好命題、閱卷、評分等工作,教務科從嚴處理考風不良的現象。
8、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校園文化生活、社團活動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補充,應加強對校園文化活動的管理。舉行校園文化活動一般不得占用教學時間,特殊情況需占用教學時間的,必須經教務科審批。
第十八條 加強教學檢查工作。校、教務科、教研室領導要經常深入教學第一線,了解教學情況,及時總結經驗,幫助解決教學工作中的問題,加強和改進教學工作,保證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1、每學期開學前,教務科、教研與督導室檢查各門課程的準備工作,包括教師、教材、課表、課室、教師的教案、教學進度安排等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2、教務科每學期組織中期教學檢查。各教研組應先自查,并將自查結果書面報教務科。
3、每學期結束時,任課教師應先總結教學工作,主要內容為教學任務完成情況、教學質量的評估和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教學中值得重視的問題及經驗、體會、建議等;教務科應組織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并統計出成績,作為教師學期酬金計算的參考指標。
第五章 教學研究
第十九條 教學研究是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各教研組都應將教學研究列入工作計劃,加以管理。
第二十條 教學研究開展的情況及其研究成果是教師教學工作水平高低的一個標志。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人員,要公開發表教學研究的文章,并根據教學需要編寫緊跟科技進步的教材、指導書,積極參與學校教學改革立項,探索新課程體系的改革,深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促進專業建設。對于業績突出的教師,根據《專業帶頭人評選標準》,由學校辦公會議確認教師專業帶頭人的資格。
第二十一條 教學研究要緊密結合教學改革的實際,要隨著經濟建設及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既重視研究理論教學,又要關注實踐教學,提高教師自身的技能水平。努力打造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專業教師應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能職業資格,專職實驗實訓指導教師技能水平應達到技師或高級技師水平,專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鼓勵學生參加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指導學生參加重大專業技能競賽,各項實踐活動成績突出者,學校均以此作為評聘教師的參考依據。
第二十二條 學校每年組織一次教師“教學優秀獎”的評選活動,每兩年組織一次“教學成果獎”評選活動,對教學質量好,教學研究、實踐教學卓有成績的教師給與獎勵。
學校地址:廣東廉江經濟開發區78號 郵編:524400 招生熱線:0759-6632278 18022611068 18022611089
Copyright © 湛江理工職業學!粵ICP備13039079號